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2023年建筑行業年度投資策略報告:撥云見日,整裝重發 2023-01-04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qq.com/omn/20221220/20221220A03QUA00.html"

(報告出品方作者:財通證券,畢春暉)1基建發力穩增長,估值修復或重啟1.12022年基建投資走勢回顧2022年中國經濟穩字當頭,上半年重在定調,下半年重在執行。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110國常會指出,“當前經濟運行處于爬坡過坎關口,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部門、多省市同時積極響應政策。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著力穩定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并且專項債發行前置,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3.65萬億元,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的位置。5月份之后,“穩增長”以落地執行為主,集中審批、新開工一批基礎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并且補充了部分信貸資金和專項債限額,確保重大工程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在充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下,基建投資總體實現穩增,但節奏上受疫情及天氣影響,季度間景氣度有一定差異。2季度華東、華南地區疫情較為嚴重且全國范圍內多點散發,正常投資活動及生產工作受疫情約束,疊加上下游現金流情況相對緊張,上半年投資增速略低于預期。6、7月份局部疫情時有發生,疊加今年夏天極端天氣較多,施工條件相對惡劣,使得基建投資增速到8月才提升到兩位數水平。1.22023年基建仍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之一明年基建投資依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從二十大報告來看經濟發展目標,未來五年經濟高質量發展需取得新突破,但是從宏觀角度看,當前地產、消費行業依然不景氣,出口、制造等行業增速也在放緩,作為逆周期調節器的基礎設施建設,此時應繼續負擔起穩增長的發展重任。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額自2021M2達到頂點后一路下行,自2022M4增速轉負并持續走闊。開發商受下游需求不振、融資渠道有限等影響,主動擴張積極性不強,導致整體購置土地以及新開工大幅萎縮,2022M1-10購置土地面積及新開工面積累計值同比分別下滑53.0%37.8%。從購房者角度來看,消費者對房地產價格走勢偏悲觀,購房積極性不高,2022M10商品房銷售面積同降22.3%,地產行業資金流動阻塞。受外需回落以及疫情沖擊的影響,終端需求及制造業投資景氣度均有所下滑,就業也存在一定壓力。出口數據來看,8月份以后出口增速環比降低,10月份轉負,2022M11同比-7.65%,是自2020年第一波疫情后出口單月增速首次轉負,外需持續走弱是主因;內需來看,社零數據疲軟,2022M11延續負增長,下滑幅度超市場預期達-5.9%,雖然近期防疫政策有所優化,但是居民消費意愿、情緒及信心均有不足,后續政策效果仍需觀察;投資層面看,制造業投資高位回落,單月增速自9月份以來持續回落。從就業情況來看,2022M10失業率5.5%,通過基建投資“以工代賑”或已刻不容緩。1.3管中窺豹:從基建到位資金看2023年投資強度回顧2022年,基建資金到位情況處于過去幾年的較好水平,總體較為寬裕。本章通過分析明年政府預算資金、銀行貸款、專項債、城投債、土地出讓金的邊際變化,來推測2023年基建投資強度所能達到的高度。1.3.1針對基建的政府預算支出仍將保持積極2022年基建相關公共財政支出同比改善,扭轉上年的疲軟狀態。政府公共財政支出中,2021年期間基建相關支出增速不及整體財政支出增速;2022年交通運輸及農林水事務分別增長6.6%4.3%,扭轉2020-2021年之間負增長的情況,并且增速也領先于財政支出的增長。未來防疫支出壓力減小也利好基建投資。根據過去衛生健康領域公共財政支出數據,某些月份中疫情防控支出是衛生領域的公共財政支出的主要增長點,隨著防疫政策針對性調整優化,未來相關財政支出有望持續減少,轉向發力經濟增長。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短期可能繼續承壓。政府性基金是基建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其收入主要由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構成,通常,土地銷售成交價款會有6個月左右的時滯(根據各個地方政府均有不同)。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從本年土地成交價款和地方本級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的同比情況來看,2022M10土地成交價款同比繼續下探,并且,2022M9財政部發文《關于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進一步限制了城投資金拿地,未來政府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可能還要承壓。赤字率或有上行空間。2019-2022年兩會給的政府赤字率目標分別為2.8%3.6%3.2%2.8%,展望明年,考慮到國外需求不足帶來出口壓力,以及國內地產投資尚未好轉,經濟增長需要繼續依賴基礎設施建設,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延續,明年赤字目標或超過3%。專項債新增額度有望維持高位。受益于穩增長政策,2022年專項債實際發行和使用額都顯著高于過往,前10月累計發行4.09萬億同增50.87%,單10月發行4902億,說明824國常會提及要“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已經得到落實。由于今年整體專項債發行時間前置,再加上部分2021年專項債跨期使用,全年可調用的專項債額度預計接近5萬億元。展望2023年,經濟增長壓力與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之間的矛盾,使得新增專項債發行額度或保持在較高水平。1.3.2銀行貸款、城投債投入量仍有改善空間合理利用銀行信貸額度以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力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穩增長”系列政策對基建支持力度大,601國常會中,提出“對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要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并建立重點項目清單對接機制。”,并且,根據央行數據,截至10月末,兩批金融工具合計已投放7400億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有效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展望明年,銀行貸款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或繼續維持。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去化效果初顯,城投債邊際緩和或可期。城投債方面,2021年銀保監會15號文對城投融資畫了“三道紅線”,首先就是在嚴格限制地方政府債務無序增長、嚴控地方借道城投增加隱性債務的形勢下,涉及政府隱性債務的城投融資將成為禁止范疇,其次是具備償債能力和資金用途合規。今年M1-11城投債發行與去年相比同比下滑9.9%,但是凈融資顯著下降,2022M1-11同降43.5%至1.2萬億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去化效果初顯。今年4月疫情期間人民銀行曾出文表示在風險可控、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把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不得盲目抽貸、壓貸或停貸,保障在建項目順利實施,預計未來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去化政策態度上會有邊際緩和。綜上所述,明年基建到位資金的邊際增量主要來自于政府財政、銀行貸款等,除此之外,REITs加快發行和央國企恢復融資也能帶來一部分資金增量綜合來看,我們預計明年基建投資實現5-10%的增長。此外,從實物工作量角度來看,受益于原材料價格回調,有助于基建投資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2季度以來鋼鐵、水泥價格下行,下半年原材料價格維持在相對低位,綜合明年基建和地產需求預期,我們判斷鋼鐵、水泥等大宗原材料有邊際反彈但大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小,這種情況下基建成本端會維持在相對較低的位置,有助于基建投資向實物工作量落實。1.4建筑板塊2022年行情回顧2022年建筑指數行情分為三個階段:1)前4月份國內經濟相對疲軟,宏觀經濟層面加大了對基建的政策刺激以及資金支持,比如110國常會提出“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專項債上半年整體發行進度快于往年,新項目集中啟動等,建筑行業相對滬深300跑出超額收益。2)5月份以后華東疫情得到控制,各行各業逐步復工復產,成長板塊重新領先,疊加1)7月初居民斷貸增加建筑企業回款擔憂;2)7月底未形成新的穩增長預期,建筑板塊出現回調直到9月份。3)10月至今,疫情多地復發導致經濟承壓,房地產保交樓、松融資政策頻出,年底基建托底政策預期再起,低估值修復行情重啟。分子板塊來看,受益于油價上漲,石油開采需求增加,帶動石油工程企業經營向好發展;人民幣貶值給有凈美元資產的企業帶來匯兌收益,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推動海外基建需求復蘇,國際工程Q3表現亮眼;受益于穩增長和“保交樓”,Q1和Q4基建、房建板塊跑出相對收益。1.5繼續看好估值便宜、業績穩增的基建鏈龍頭央國企經營穩健市占率持續提升。PPP模式推廣之后,隨著單個項目體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中小民企因資質、資金問題退出市場,頭部企業加速市占率提升:以七大央企為例,2022Q1-3這些企業合計新簽9.26萬億同增21.97%,訂單市占率達39.5%;實現營收4.64萬億同增13.22%,營收占建筑業營收22.5%。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0-2022)”,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三年行動計劃主要包括1)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2)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并且,2020年5月,《央企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指引》出臺,強調了央企的市場化激勵或是三年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化學、中國交建是主流建筑央國企中推出了上市公司整體股權激勵的企業,激勵計劃解鎖條件明確了對ROE,凈利潤增長等要求,反映出公司既要增長又要高質量的經營思路。繼續看好估值便宜的基建鏈龍頭企業。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頭部基建鏈企業憑借廣泛的市場布局、強有力的項目管控措施,依然能夠實現經營穩中有增,具備較強的α屬性。除此以外,涉房企業融資新規帶動央國企再融資訴求提升,上交所制定完成新一輪《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和《中央企業綜合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增加了市場對低估值板塊的關注度。當前基建鏈企業PE和PB估值大多處在歷史底部區間,繼續向下的空間有限,且機構主動持倉比例也處于低位水平,上漲阻力較小,當前位置具有較高的估值性價比,在穩增長、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催化下,板塊或能重現估值修復行情。2地產政策利好頻出,后周期“剩”者為王“保交樓”政策效果初顯,竣工同比降幅縮窄。2022M1-11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房屋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9.8%-38.9%-19.0%-23.3%,增速環比M1-10變動-1.0pct-1.1pct-0.3pct-1.0pct。從保交樓的情況來看,全國房地產施工期超過兩年即將步入交付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根據克爾瑞數據,全口徑Top100房企銷售情況依舊處于寒冬,2022M1-11前100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下滑43.3%,環比M1-10回升1.2pct;全口徑銷售面積M1-11同比下滑47.8%,環比M1-10提升1.1pct,11月份銷售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預計后續會出臺政策加大刺激居民剛性需求。回顧今年以來,1)政策限購層面:逐步解放主流城市限購+存量房政策相對優化有所放松(換房返稅、二手房指導價格放松)+生育可進一步放開限購;2)居民杠桿支持層面:首付比例調整+首套房認定標準變化+5年LPR加速下行+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利率下調;3)企業端融資環境邊際寬裕(“第二支箭”、“第三支箭”落地);我們認為政策導向在于“舉”居民剛需、“托”市場穩定,長期看,房地產市場有望向健康穩定方向發展,短期來看,隨著保交樓政策進入執行落地環節,竣工產業鏈有望率先迎來需求改善。2.1政策端松綁“舉”居民剛需自去年9月份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中提出“兩維護”開啟地產行業糾偏后,地產政策面持續回暖。本年度,房地產政策限制層面放松趨勢明顯。據克而瑞數據,2022年10月共有34省市推出了地產放松政策,截止10月年內共有545次放松政策出臺,涉及到放松限購、放松限貸、放松限價、放松限售、稅費減免以及購房補貼。政策面的邊際改善將有效穩定房地產市場需求,并帶動下游行業回暖。逐步解放主流城市限購。年初以來,各地持續完善市場調控工具箱,政策優化節奏有所加快,因城施策力度持續加強。多個熱點城市放松限購政策,涵蓋放松限購區域范圍、放松購房套數認定標準、購買非限購區住房無需進行資格核驗、生育放開限購等內容。8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預期房地產政策將從“因城施策”調整為“一城一策”,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調控自主權,有助于進一步穩地產、提振市場信心。存量房政策相對優化放松。換房返稅方面,9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公告,對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賣一買一”的置業人群,實行個人所得稅退稅優惠。由于存在時限,該政策在節省換房者交易成本的同時將有效加快交易速度,預期將對房地產交易市場起到激勵作用。居民杠桿層面,房地產需求端信貸政策不斷優化。11月13日,中國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金融16條”,其中提出,支持各地在全國政策基礎上,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當地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1)多地下調商貸首付比例。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截至11月中旬,石家莊、溫州、重慶等80余地已將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例降至20%,為個人住房貸款政策規定的下限。首付比例的廣泛下調將有助于降低居民購房成本,緩和市場觀望情緒,帶動住房需求釋放。2)重點城市房貸利率持續回落。今年以來,5年期以上LPR已累計下降35個基點。自8月LPR實現非對稱下調后,近幾月LPR均維持不變,但中國各地房貸利率仍保持了小幅下降趨勢,多數城市房貸利率降至歷史低位。據貝殼研究院數據,11月,103個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4.09%,其中近20城首套房貸主流利率降至4%以下,較去年最高點回落165BP;二套房利率為4.91%,與上月基本持平,較去年最高點回落109BP。2.2“三支箭”政策“托”企業信用企業端融資環境邊際寬裕。9月底,央行和銀保監會要求六大國有銀行在四季度加大對房地產融資支持,每家銀行年內至少提供1000億元融資支持。民營房企債券融資能力修復推動債券融資發行快速增長;重點民營房企獲得股東增信支持;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出現下降。眾因素推動下,10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出現本年度首次同比正增長,行業融資出現修復跡象。11月,證監局答記者問時表示,將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允許上市房企非公開方式再融資,引導募集資金用于政策支持的房地產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房地產企業實施重組上市。具體看,高負債央企在融資后,可降低杠桿為重啟擴張打下基礎;而民企則可獲得資金緩解,免除資金短缺帶來的資產清算。設立保交樓專項借款,地方城市積極響應。8月下旬,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通過政策性銀行推出20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9月,國家開發銀行已向沈陽支付相關資金,鄭州第一批專項借款50億元也已下達。9月至11月,多地召開“保交樓”專項會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實質推動“保交樓”舉措落地,修復購房者置業信心,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第二支箭”、“第三支箭”加速落地,未來需求端刺激政策亦有可期。11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表示,在人民銀行的支持和指導下,將繼續推進并擴大“第二支箭”(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預計可支持約2500億元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隨后“第三支箭”恢復地產公司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獲得流動性支持,大大地拓寬了融資渠道,保證了優質民營地產企業的安全。但當前的政策均集中在供給端,對于加快竣工保交樓有一定積極作用,利好地產后周期的裝飾、檢測、照明等板塊;但消費者信心的恢復還是依賴于對未來收入及房價預期向好,需求端的刺激政策不能缺席。3疫情防控優化,哪些板塊經營彈性值得關注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后防疫時代部分建筑企業有望得到修復。2022年1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十條措施,具體為(1)國內:不得采取各種形式臨時封控、除特殊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和健康碼;(2)海外:延續11月份的二十條措施,熔斷措施取消,隔離時間縮短。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地執行,跨區域的人員流動和物資調度更加暢通,特別是對于:1)海外收入占比高的企業;2)業務聚焦在一二線城市或者從事文旅行業的建筑企業。3.1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盈利能力開啟修復過去三年,海外收入占比較高、跨國費用支出較多的公司受損相對嚴重。海外國家疫情影響較大,并且近年來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較強,大宗商品、物流運輸價格波動較大,諸多不確定因素對正常的商業行為產生影響,導致海外項目從業務獲取-商務洽談-訂單中標-落地執行的周期明顯拉長。近兩年跨國別商業活動顯著減少,再加上國內施工人員出國程序繁瑣以及海外施工現場防疫成本居高不下,國際業務收入和毛利率均受到較大拖累。宏觀來看,“一帶一路”新簽訂單額在2019年短暫的修復后,2020受疫情沖擊,國內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受阻,增速中樞下移,2019A、2020A、2021A和2022M1-10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合同額增速分別為23.1%、-8.7%、-5.2%和-1.1%;從形成的產值情況來看,2021年國內疫情呈輕微散發狀態,國內企業也對疫情有了充分的認識,制定了應對策略,經營有一定的修復,到2022H1國內疫情形勢嚴峻,生產經營活動再次受阻,2020A、2021A以及2022M1-10完成營業額同比增速分別為-7.0%、-1.6%以及持平狀態。國內防疫政策逐步優化,海外業務有望得到修復,疊加國家考慮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明年一帶一路值得期待。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一帶一路”建設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國已同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定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3.1.1中鋼國際:低碳冶金工程龍頭,“一帶一路”業務步入新征程中鋼國際是一家以鋼鐵領域業務為核心,積極開拓礦業、電力、煤焦化工及其它非鋼鐵領域業務協調發展的工程技術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一流、國際知名并具有一定投資運營能力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公司是國際冶金工程龍頭,業務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旗下有近30個分子公司,具備鋼鐵聯合企業全流程工程總承包能力。公司持續加大低碳冶金前沿技術研發。高爐低碳改造項目八一鋼鐵富氫碳循環高爐試驗項目可減排30%的CO2;氫冶金工藝方面,張宣高科氫能源開發和利用工程示范項目是全球首例氫冶金示范工程,可減排60%的CO2。低碳冶金自主技術市場進一步擴大,上半年,綠色低碳工程技術合同占新簽合同40%。“一帶一路”綠色鋼鐵服務穩步推進。2022年公司狠抓境外項目疫情防控,多措并舉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用工成本上漲等壓力,一批鋼鐵綠色低碳工程落地,推動“一帶一路”國家鋼鐵工業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速。今年以來,海外國家疫情影響較大,2022Q1-3中鋼國際海外實現新簽訂單60.7億元,同增8倍以上。3.1.2北方國際:轉型投建營一體化順利,在手海外項目充裕北方國際為北方工業旗下的民品國際化經營平臺,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國內建筑工程、貨物貿易、物流服務和金屬包裝容器生產銷售,其中核心為國際工程承包,以軌道交通、電力建設和礦產基礎設施建設為優勢領域。公司持續投入,從EPC積極轉型投建營一體化(EPCO),在手海外項目充裕,未來有望進一步受益于“一帶一路”帶來的業績彈性。公司于2022年7月決定以自有資金出資2.3億美元繼續增資孟加拉鄉村電力-北方國際電力有限公司,持續投資孟加拉博杜阿卡利1,320MW燃煤電站項目,本次追加投資之前,該項目已于2021年實現了融資關閉并且已收到兩筆放款,預計于2024年完工。公司“十四五”期間將持續向投建營一體化(EPCO)轉型,致力于打造出新的增長極并改善收益質量,除孟加拉火電項目外,公司克羅地亞塞尼風電項目已經于去年12月并網發電,蒙古礦山一體化項目也進展順利,Q3收到大量工程款并形成大量合同負債。3.1.3中工國際: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海外業務回歸正軌公司是較早走出去的工程企業之一,海外業務回歸正軌。公司在海外設立了70余家駐外機構,累計完成了上百個大型交鑰匙工程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業務涵蓋工業、農業、水務、電力、交通、石化及礦業等領域。過去幾年受海外疫情及競爭加劇的影響,公司國際工程業務訂單新簽和生效放緩,導致收入和盈利波動加劇;但公司積極調整經營戰略,有力推動傳統優勢業務重回正軌:上半年境外分別實現營收26.1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3.86%,國際工程承包業務新簽合同額14.79億美元,同降6.68%,生效合同額11.57億美元,同增313.21%。匯兌收益助力盈利向好,在手合同較為充裕。公司2022Q3單季度營收23.07億元同增2.17%;歸屬凈利潤0.81億元同增20.77%;扣非后歸屬凈利潤1.85億元同增220.87%,利潤增速好于營收,部分受益于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匯兌凈收益。訂單方面,公司2022Q1-3國際工程累計新簽15.15億美元同降24.96%;國內新簽訂55.21億元同增23.62%,其中,工程承包、咨詢設計、裝備制造分別新簽17.9718.0913.69億元,同比變動62.62%-5.54%-5.33%,新增工程投資與運營業務5.46億元。截至3季度末,公司在手合同較為充裕,包括國際工程在手合同余額92億美元,國內業務中工程承包、咨詢設計、裝備制造已簽約未完工合同額分別為67.1448.9340.78億元,對主業收入增長打下堅實基礎。3.1.4米奧會展:領先的境外會展服務運營商,顯著受益“一帶一路”米奧會展是著重服務于中國“制造業出海”的會展服務運營商。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海外會展的策劃、發起、組織和推廣等運營服務,多年來深耕境外自辦展,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阿聯酋、印度、土耳其、波蘭、南非、埃及、墨西哥、巴西、美國,以及RCEP國家日本、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14個貿易集散國家舉辦數字展覽,覆蓋紡織服裝、食品機械、家居、建材、汽摩配、美容、3C、家電等8大行業。公司在經過十余年的培育與境外辦展時間,主辦的展會在“一帶一路”國家已經形成廣泛的影響力,是“一帶一路”市場買家采購中國商品的重要貿易平臺,其中,Homelife與Machinex已經是“一帶一路”國家采購中國商品的重要的B2B平臺。海外疫情管控調整,公司業務實現修復。公司2022Q1-3實現營收1.39億元同增45.66%;實現歸屬凈利潤-0.13億元同增68.83%;其中,2022Q3單季營業收入為0.44億元同增45.29%;歸屬凈利潤0.02億元同增112.18%。在疫情政策逐步調整的背景下,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營收有望持續修復并實現增長,公司業務流程實現會展策劃發起-會展項目實施-展中運營-展后服務的全貫通,在展會開始前公司會收取一定比例的賬款形成合同負債,2022年以來合同負債大幅提升,短期內業績可期,并且,公司作為頭部“一帶一路”會展服務商,會展服務火熱預期也可以側面反映“一帶一路”的預期。3.2業務集中在核心經濟帶或從事文旅的企業,經營或迎來反彈第一類是聚焦文旅等消費板塊、近兩年營收大幅下滑的公司。部分專業類工程公司,業務集中在文旅體育等偏消費板塊,在過去幾年中,正常的生產經營受到明顯拖累,營收和盈利能力出現大幅下滑。隨著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化,各地項目停工、緩工的現象將有所減少,以豪爾賽為代表的在細分領域保持較大競爭力的公司,有望迎來顯著的經營彈性。第二類是生產較多分布在國內核心經濟帶的(華南、華東)依賴人工和物流的企業。近年來經濟發達地區疫情時有發生,有些企業業務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等地區,在疫情高發期間也會受到較大影響,比如22Q2鴻路鋼構、蘇文電能、華鐵應急、利柏特、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公司,項目施工和結算都不同程度上有所放緩。但只要下游需求恢復正常,這些企業的經營也能快速啟動重回正軌。3.2.1豪爾賽:受益國內文旅消費復蘇,主營業務反轉在即公司是行業內領先的照明工程設計及工程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照明工程施工及與之相關的照明工程設計、研發、照明產品銷售。涵蓋1)標志性超高層建筑照明領域;2)文旅表演藝術景觀照明領域;3)城市空間照明領域。目前已取得我國照明工程行業的最高等級資質《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和《照明工程設計專項甲級》。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3.57-0.38億元,同比-47.82%-168.77%。2022Q3單季營收1.55億元,同降28.24%;歸屬凈利潤0.21億元,同增79.88%。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照明工程公司,打造了諸多國家盛會相關的智慧光藝項目、智慧文旅項目,近年來受疫情拖累,項目實施進度不及預期。由于嚴格控制成本,公司2022Q3單季度實現扭虧為盈,體現出顯著的經營韌性。對外投資開始兌現,有助于資產重估。公司近年來持續開展對外投資,公司2020年到2022Q3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大幅上漲,2022Q3已達1.93億元,較年初增長108.11%,公司近年來進行蜂巢能源、紹興中芯集成、合眾新能源汽車股權投資,三筆投資擬出資額接近2億元,其中,紹興中芯集成已于6月30日公告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計劃發行不超過16.92億股,計劃募資125億元,并且,11月18日公告蜂巢能源提交了上市申請,計劃發行10.8-12.4億股,計劃募資150億元,未來兌現投資收益可觀。3.2.2鴻路鋼構:深耕鋼結構制造,逆境方顯經營韌性鴻路鋼構專注鋼結構制造多年,是該領域龍頭企業。2021年鋼結構市場產量9700萬噸,公司產量達338.6萬噸,2022年產能預計達500萬噸,規模居行業首位,政策加碼下,鋼結構市場持續擴容。住建部提出規劃,2025203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40%。由于工期短、回收率高、強度大、人工用量低等優點,鋼結構建筑在非住宅領域加快替代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筑;在住宅領域,鋼結構建筑成本較傳統施工高,住宅領域尚未推廣。2021年鋼結構住宅在新開工住宅中占比僅1.0%,未來隨著人工及傳統材料價格的上漲,成本劣勢將逐步縮減。智能制造大勢所趨,公司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鋼結構市場較為分散,5家頭部上市公司市占率僅6.4%。近年來,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日益短缺的勞動力必然會倒逼建筑建造方式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而“智能制造”對鋼結構企業生產經營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了行業門檻,在這輪新變化中實現進化的企業有望增強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占率。鴻路鋼構深耕智能化多年,積累扎實。目前已有部分智能設備投產,提升了對一線生產的把控力,財務效益未來有望釋放,近年建設的信息化系統已覆蓋業務全流程,管理能力大大增強。智能化改造有效擴大了公司的潛在管理半徑,為公司后續擴產夯實了基礎。同時,公司持續購入工業用地,2016年至今已購入755萬平米,根據測算預計可支撐近500萬噸產能,潛在規模優勢進一步增強。中長期來看,產能的持續落地及智能化改造將帶來營收及利潤的雙重增長。公司持續在規模大、難度高的項目獲得認可,未來疫情影響收窄+穩增長落地+員工持股計劃未來業績可期。逆境之下公司Q3業績仍略超預期,主要系公司在規模大、加工難度高的大訂單(合同額1億元以上及加工量1萬噸以上的訂單)上屢獲客戶認可,提升了單噸利潤,同時積極發揮集采及庫存管理能力,優化期間費用,業績仍然實現了超預期增長,彰顯公司經營韌性。隨著疫情影響收窄,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基建需求有望上升。并且,2022年6月,公司完成員工持股計劃,把核心骨干利益與企業未來發展深度綁定,帶動公司經營業績進一步向好。3.2.3華鐵應急:高空作業平臺業務快速增長高空作業平臺業務持續推動營收和利潤較快增長。1)公司設備保有量突破67000臺,管理設備規模位居行業前列,快速提升的設備規模為營收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2)隨著6月份以后華東地區生產步入正軌,高空車的出租率逐漸提升,帶動租金收入不斷增加;3)運營網點布局持續完善,網絡效應初見成效,截至9月底,公司全國運營中心突破180個較年初新增超過30個,日益密集的網絡布局有效縮短服務半徑,提高服務效率并降低服務成本。公司擬發行可轉債,進一步提升高空作業平臺業務規模效應。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億元,其中12.6億元將用于高空作業平臺租賃服務能力升級擴建項目,其余5.4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實施后,預計可購置約9921臺高空作業平臺,實現年均營業收入3.34億元,年均凈利潤0.99億元。項目實施后,公司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營運資金需求亦將得到有效緩解。3.2.4利柏特:工業模塊化領先企業,客戶集中海外優質客戶利柏特是一家工業整體模塊化領先企業,工業模塊化可以實現更加標準化的生產并且縮短工期顯著。公司主營工業模塊整體解決方案,工業模塊可以理解做“裝配式”+“細分領域專業化設計安裝”,優勢在于僅需在現場進行安裝環節,建造環節前置到工廠。公司通過將系統性工程模塊化,在工廠生產相應模塊,如此施工環境相對現場更加標準化,并且自然條件限制更少,能夠更好的保護工人安全并且實現更高標準化的制造;提前在工廠中生產可以幫助業主縮短工期,通常開工需要施工許可,公司通過“預制”的方式能夠大幅縮短工期。公司客戶集中在海外市場及在華投資外企,經營質量高,當前在手訂單充足。今年以來披露3個新簽重大合同約35億,均是全球領域化工企業訂單:1月份與英威達簽訂12.79億元尼龍6,6生產線拓建項目,4月與JordOil&GasSystemsB.V.簽訂約2億人民幣的YINSON浮式生產儲油輪上部模塊項目,8月與巴斯夫簽訂了一體化項目中央罐區化學品罐區和裝車站EPC總承包工程項目。公司憑借自己施工及設計經驗,與外企合作公司合作逐步加深,今年在手訂單充足,并且與外資合作整體回款更好,打造更優質的報表質量。4受益成本下行,項目落地有望加快4.1轉型新能源:政策長期目標清晰,未來持續高景氣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2021年5月,國家能源局提出要在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1%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0%左右。2022年5月,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提出要實現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4.1.1風光儲明年有望實現高增風光裝機明年將迎來高增,新能源裝機長期增量可期明年光伏裝機或將延續當前高增態勢,風電受惠于招標形式和原材料價格下降或將扭轉頹勢。作為光伏重要的原材料,單晶硅片隨著產能擴張,價格在近期開始下探,受益成本下降明年光伏裝機有望延續高增。今年風電招標形式喜人(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2年11月風機招標容量已達到102GW),且風電原材料價格下降(中厚板圓鋼鐵礦石生鐵螺紋鋼廢鋼分別自年內最高點下降26.13%17.97%26.13%20.62%27.98%24.89%),并且隨著疫情影響收窄,批文順利進展,預計明年風電會扭轉今年裝機頹勢、迎來高增。按照當前趨勢,根據我們測算,十四五末風電、光伏裝機有望新增276GW、326GW。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假設風電發電利用小時數為2232h,光伏為1281h,未來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約等于GDP增速,假設未來光伏和風電在能源結構中比例不發生大的變化,預計2025年中性情況下,風電累計裝機604.8GW,光伏632.3GW,2022-2025年風電新增裝機量將達276.3GW,光伏新增裝機量達325.7GW,市場空間廣闊。抽水蓄能是儲能技術主流,成熟商業模式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儲能技術有助于整個能源網絡建設,抽水蓄能仍為當前發展的主流。儲能技術可以提高能源網絡的靈活和穩定性,儲能系統的規模化應用還將有效延緩和減少電源和電網建設,提高電網的整體資產利用率,徹底改變現有電力系統的建設模式,促進其從外延擴張型向內涵增效型的轉變。目前抽水蓄能度電成本低,技術安全,是當前儲能技術的主流。儲能業務商業模式逐步成熟,電價機制+現貨市場模式促使更多新能源主體參與市場中。2021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抽水蓄能電站執行兩部制電價;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引導用戶削峰填谷、改善電力供需狀況,提出完善峰谷電價機制、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健全季節性電價機制。2022年11月2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起草了《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電力現貨市場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了8條近期建設主要任務和4條中遠期建設主要任務,強調電價充分反映電力市場真實供需情況,標志著電價市場化改革進程加速,推動儲能、分布式發電、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和新能源微電網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交易。2022年建筑多家公司公告新材料、新能源轉型,涉及業務包括風光儲各個細分領域,涉及投資模式包括戰略投資、自產自銷、戰略合作協議、自主研發、業務布局優化等模式。部分建筑企業憑借自身豐富的電力EPC經驗以及房屋建筑、設計經驗,切入新能源上下游,并以新業務為契機實現自身盈利水平的改善,“建筑+新能源”產業協同模式不斷被驗證。考慮到國家雙碳政策支持,向新能源、儲能轉型的建筑公司有機會打造業務新增長極,并且受益于業務結構改變、業務業主改變,從而帶來盈利以及現金流的改善。4.1.2中國電建:“投建營”一體化發展,持續新能源轉型中國電建已成功置入電建集團持有的優質資產,涉及新能源、新基建150億的定增項目獲得證監會批準,為公司由傳統EPC轉向“投建營”提供有力支撐。公司已經將所持有房地產板塊與電建集團持有的優質電網輔業資產置換完成交割,其中置入電網輔業資產2020年合計凈利潤19.47億元,高出置出房地產業務凈利潤18.42億元,預計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改進公司的產業結構、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向新能源業務發展。2022年10月24日公司發布的150億元定增計劃獲得證監會批準,預計將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在新能源和抽水蓄能領域“投建營”能力,加速公司的戰略發展轉型。公司在風、光、抽水蓄能等新能源轉型穩步推進,完成“十四五”新能源裝機目標可期。根據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資業務指導意見》,依據分解到旗下28家子公司的目標口徑,新能源新增投產目標高達48.5GW。公司截至2022年上半年,控股并網裝機容量達19.12GW,其中風電和光伏裝機分別為7.34GW和1.77GW。目前從公司在開發權儲備以及業務布局來看完成“十四五”目標可期。抽水蓄能領域是公司傳統強勢領域,公司在國內抽蓄規劃設計市場份額約90%,承擔項目建設份額約80%。上半年批準成立項目公司開展前期工作的抽水蓄能項目22個,批復開展投資建設和前期工作項目裝機規模達2300萬千瓦,高增訂單與提前布局將使公司行業優勢得到鞏固。公司加大綠色砂石業務布局,打造綠色砂石產品產業鏈,推進綠色建材業務投建營一體化發展。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已獲取綠色砂石項目采礦權共計10個,已獲砂石資源儲量42.83億噸,設計年產能2.32億噸,投資規模約347億元;已進入運營期的綠色砂石項目有3個,設計產能6054.1萬噸,已投運產能5013.1萬噸。其中池州長九灰巖礦項目儲量19.08億噸,未來年產量可達到7000萬噸。公司計劃2022年新增綠色砂石項目年產能4320萬噸。“十四五”期間,公司綠色砂石業務國內投資規劃目標為500億元,預計至2025年末,公司綠色砂石骨料年生產總規模達到4億噸左右,該業務帶來的業績彈性可觀。4.1.3中國化學:實業轉型穩步推進,新能源亦有涉足公司是化學工程國家隊企業,行業龍頭地位穩固,海內外業務均實現快速增長,并且在新能源領域也取得成就。公司以化學工程設計、工程為主的上市公司,公司經營穩健,2022Q1-3實現營收1200.53億元同增33.41%,實現歸屬凈利潤37.2億元同增28.35%。從訂單情況來看,公司2022Q1-3新簽訂單2355.11億元同增36.66%。公司海外業務高增,高質量助力“一帶一路”建設,22H1中標烏茲別克斯坦29億元燒堿項目、卡塔爾15億元PVC項目、巴基斯坦23億元LNG接收站項目,公司境內外新簽合同額分別為2145.39209.72億元,同增33.15%87.15%。在新能源領域,公司設計和建造了國內90%以上的多晶硅工廠,多晶硅是光伏發電的基礎性原材料,而國內多晶硅的產量達到全球75%;垃圾制氫領域,公司在山東滕州建設的垃圾氣化中試項目已機械竣工,即將開展試車工作。在北京房山建設垃圾轉化制氫油展示裝置,已投料試車,所產氫氣純度已達標。轉型實業效果初顯,多元化發展夯實公司成長基礎。公司發揮科技創新平臺優勢,積極探索“技術+產業”的一體化開發模式,主攻己內酰胺、己二腈、氣凝膠、環保可降解塑料等“卡脖子”技術實現成果轉化,并有序推進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固廢高溫氣化、生活垃圾氣化等項目進入工業化示范階段,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1)己二腈:2022年7月下旬天辰齊翔一期關鍵裝置順利打通全流程,實現裝置聯動,7月底己二腈項目開車成功并產出優級產品,項目轉入正常生產,進入優化調整爬坡階段;2)硅基納米氣凝膠:2022年2月底一次性開車成功,至7月底已實現近6000方硅基氣凝膠產品的銷售。4.1.4蘇文電能:電力EPCO一站式服務商,發力光儲切入新能源賽道公司為EPCO一站式服務商,營收和業績表現優秀,定增成功發行加強了公司設備端的能力。公司2016-2021年營業收入CAGR37.81%;2016-2021年歸屬凈利潤CAGR54.53%。EPCO一站式服務為公司核心競爭力,覆蓋上下游產業鏈為增厚公司營業和業績做出貢獻。公司再融資募集到資金總額13.89億元,這筆資金將優化公司戰略布局、強化電力設備業務支撐作用、優化資本結構。公司依托新能源設計能力、EPCO一體化運營能力,加速分布式光伏+儲能業務布局,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新能源全流程服務。公司在常州武進高新區建有2708平方米充電站,其光伏電站及儲能系統與充電站之間形成良好的智能互動,是柔性智能充電站應用示范工程。“漁光互補”是指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在魚塘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進行漁業養殖。公司參與的常州市前黃鎮70MW漁光互補項目可為電網平均提供超過6500萬度電,節約能源的同時也能節約大量淡水資源。公司持續強化儲能技術積累,推動與工商業客戶獨立共享儲能戰略合作,深度布局未來儲能市場,已與晶科科技、郴電國際簽署《75MW150MWH集中式共享儲能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預計隨著定增完成,公司設備制造能力得到提升,分布式光伏和儲能EPCO業務的盈利能力會得到體現。4.2原材料價格下跌,BIPV步入落地階段建筑光伏可有效降低運行階段碳排放,政府推行力度不斷提升。今年3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50GW以上;4月,《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要求,自2022年4月1日起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設計能耗水平應在2016年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分別降低30%和20%;7月,《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推行光伏發電,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政策端的扶持有望推動光伏行業快速發展。BIPV企業處于戰略合作突破技術與搶占資源時期,后續有望隨成本下降逐漸放量。今年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新增35.33GW,累計裝機突破220GW。但聚焦到BIPV板塊層面,業務拓展總體穩健,主要原因是從設計規劃到落地需要時間,且當前階段硅料價格偏高,企業選擇在當前時點進行各個方位的儲備,采取與上下游戰略合作的方式,形成產業協同或者率先把握客戶資源。受益組件產能擴張帶來價格下降,BIPV有望迎來高增。行業層面,我們認為組價價格有望延續下跌趨勢,成本下降后BIPV系統IRR將提升,經濟效益凸顯;公司層面,產品設計規劃將逐步落地,行業內戰略合作逐步推進,相關公司業績有望實現較快增長。4.2.1精工鋼構:主業產能擴張,BIPV業務布局加快公司業務模式逐漸深化,BIM加持助力降本增效,疊加產能擴大業績有望提速。公司自主打造的BIMBase產品入選了國資委國企科技創新十大成果,內部已經有千余個項目應用了基于BIM技術的數字化系統,持續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并且,公司在工業建筑領域開始嘗試“合營連鎖”模式,通過在一些之前沒有涉足的新市場區域設立合營連鎖店,打開工業建筑市場的縱深線。此外,公司先后投資12.04億元在安徽省和浙江省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園以及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服務融合示范基地,達產后將新增鋼結構產能20萬噸、新增裝配式建筑產能40萬平方米。BIPV業務布局加快。公司從事分布式光伏電站EPC業務十余年,是少數同時具有建筑、光伏復合技術的企業。本年度,公司投資設立專業子公司——精工綠碳光能,專門負責分布式光伏的EPC業務;與東方日升綠電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發并推出BIPV屋頂產品“精昇”;與天合光能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共同推廣天能瓦BIPV光伏分布式電站業務。4.2.2森特股份:攜手隆基共拓BIPV森特股份作為金屬圍護行業龍頭,與隆基股份共拓BIPV業務。公司主要從事金屬屋面、墻面系統和聲屏障系統工程,主要產品為金屬復合幕墻板、金屬屋墻面單層板和隔吸聲屏障板等,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及交通工程領域,尤其是在國內機場及高鐵站領域占據較高市場份額。2021年4月公司與隆基綠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進軍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市場,合作推進隆頂產品。2022H1公司收購隆基綠能下屬的隆基綠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權,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市場的運營和交付能力。“1+1>2”建立強壁壘,業務表現優秀。公司在建筑屋頂設計維護上的優勢,結合隆基的產品制造優勢,構建在BIPV市場的建筑+光伏“雙品牌”競爭力,助力公司營收利潤高增。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速達到30.94%,歸母凈利潤增速同比由負轉正為17.6%,為近5年最高增速。2022H1,森特成功中標山東重工集團權屬公司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項目金額高達7.99億元。山重項目是BIPV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體項目,創造了新的紀錄。(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關鍵字標籤:https://www.derfang.com.tw
提供補充身體營養及維持身體健康之保健食品,利用高級人蔘、鹿茸等藥材特製調配,極容易為身體所吸收,經由專業生物科技設備所製造,不含任何危害人體之物質,歡迎來電洽購。